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近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表示,要加大政策支持,引导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而早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
北师大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就平等对待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及其优势,与民营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作出了解读。
主持人:
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安排各类政府性投资资金对民间投资一视同仁。从微观层面的哪些环节体现了“一视同仁”?
万喆:
一视同仁实际上本身也是对市场信心的一种提振。在目前大报告里面也提出来我们要进行高质量的发展,就是要形成双循环的新格局。其中就能够看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投资要能够扩大内需。所以前段时间咱们看到这个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发放了扩大内需、提振信心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文件。
实际上投资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其实在改革开放之后,民间投资目前占比就一直都是猛然上升。但是今年以来,在疫情、全球形势等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还是面临一定压力的,所以现在就需要提任民间投资的信心。
第一要放开。在前面提到的文件、政策里面也能够看到,过去国家的重大项目、战略性项目,现在新增了100多个,越来越多地要向民营投资放开。放开了以后实际上就是一种公平,大家能够在一个更好的公平环境里进行竞争。
第二个要公开。也就是说过去能够看到某些领域,民营企业看似可以进入,但是实际可能存在无形的壁垒,这一点实际上在中央精神的多次调研里也有提到。
那么具体的环节上就要督促各个地方和部门逐渐细化保障要求,让“一视同仁”能够做到位。例如招投标公开,各方都可以参加,大家可以进行市场化竞争。
我们都知道民营资本投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民营资本是逐利的,是要有钱赚的,而且他们需要知道怎么能赚钱才会踊跃地进入。这也是市场化反应踊跃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因此我认为“一视同仁”一方面提振了市场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整体经济,在市场化法制化保障下,市场流动性更高、活力更强的表现。
主持人:
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民营资本在其中都有哪些优势?要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是否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相应制度安排?
万喆:
民营投资或者说民间资本是具备一些优势的:一是比较灵活,二是民间资本获取利润的目标是比较明确的。
从这两点上来看,有优势也有劣势。例如经济发生震动的时候,民间资本可能就会较快受到影响,马上考虑是否要退出。但另一方面,民营资本比较灵活的部分则表现在,参与投资的项目是被认为能挣钱的项目,这样在市场中就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投资效率。
因此,如果有很多这样的民间资本存在,就能看到民间投资活跃,那么社会消费等等其他方面的内需、总体的市场流动性就会比较好,那么市场受到的提振就会比较大。
其实大家一直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民间投资是否很难被公平对待?
我们要看到,中央一直都是在坚持“两个不动摇”。二十大报告也特别强调和重申了这一点,这仍然是我们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非常重要的部分。
那么如何把“两个不动摇”的细则细化?现在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例如全国首条民营控股的杭台高铁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是铁路产权的确立,二是营商环境的优化。这其中其实包含了很多细节,包括办理产权证时,途经的线路很长,如果按照过去的做法,每一块地都要办一个产权证。而这一次就专门为这条铁路办理了一份整体的产权证。这就是一个细节,使得民间投资也好,公司企业运营也好,都会让人感到更便利了。无论是在修建契约、回款方面,还是在营商环境当中办各种证照方面,实际上,放管服和整个服务型政府都对民间资本来说很友好。所以两个毫不动摇的宗旨是没有变的,大家可以放定心。但是如何能够践行每一个细则都需要注意,才能使得大家保有黄金般的信心继续进行投资。
主持人:
说到民营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存在隐性壁垒,甚至有一些准入门槛,这些方面来看有什么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万喆:
隐性的方面可能是更需要解决的。
一方面要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帮企业降成本,解决融资问题。另一方面,目前我们的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我们都知道现在有了大数据的帮助,政府的智力管理效能是提高了,但是服务效能有没有提高呢?
大数据不能只有助于提高处罚效能,而是要在征信、补贴或休养生息等方面,给广大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民营企业一个更好、更宽松的环境。慎言处罚,让民营企业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成本,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视频发表于《央视财经评论》 2022年12月22日
原视频链接
https://vod-finance.cctv.cn/cctv/cctvh5/cctv2/2021/share/index.html?pageId=app://ARTI1671719569786851#/detail?link=ARTI1671719569786851
码上关注